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详情

海南明星物种

时间:2019-11-01 09:01:16


明星物种

海南长臂猿

       

海南长臂猿属哺乳纲,灵长目,长臂猿科,长臂猿属,民间称为乌猿,是海南特有的灵长类动物,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头上长有一顶“黑帽”,是海南岛真正的原住“居民”,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种,目前只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。在2002年第19届“国际灵长类大会”上,确定海南长臂猿位列世界极度濒危灵长类第1位。

保护级别

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(CR)。

海南长臂猿。陈庆 摄

 

形态特征:外形似猴,但没有尾巴。寿命40岁左右,成年体重10公斤左右,一般以5-10只的家庭群为活动单位,家族式生活。8岁左右性成熟,妊娠期7-8个月,每两年左右繁殖一次,一般每胎产1仔。海南长臂猿刚出生时毛发是金黄色的,6个月左右毛色开始变黑,性成熟时毛色才渐分雌雄。成年的雌猿雄猿毛色相差很大,雄性通体黑色,雌性全身金黄。

生活习性:海南长臂猿的声学结构与其它猿类不同,每天清晨猿群开始第一次鸣叫,声音高亢洪亮,它们以此来标志领地,监测人员就是通过此习性开展长臂猿种群数量的调查。每个猿群的活动范围大多在2平方公里左右。海南长臂猿以野荔枝、大果榕、岭南山竹子、乌墨、肖蒲桃、红椎、秋枫等130多种植物的果实和嫩叶为主食,最爱肉厚多汁的果实,偶尔也会觅食鸟蛋。海南长臂猿为树栖动物,活动与觅食均在树冠层中。

保护成效:为了保护海南长臂猿,198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霸王岭省级保护区,当时仅存有2群7-9只。1988年,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通过严格的保护和生境修复,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,现已达到5群36只。

 

海南坡鹿

       

海南坡鹿属哺乳纲,偶蹄目,鹿亚科,鹿属。

海南坡鹿 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

  

  保护级别

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海南特有亚种,是中国17种鹿类动物中最珍贵的一种,被誉为“稀世之珍”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列为濒危(EN)等级。

  外形特征

  海南坡鹿外形似梅花鹿,体毛红棕色;雄鹿具角,身上没有明显的“梅花”,但脊背上一条褐带的两边,整齐地点缀着两行斑点。坡鹿纵身飞跃的瞬间,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,肩高104-110厘米,体重70-130千克。体毛一般为赤褐色到黄褐色,背部颜色较深,背中央由颈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纵行的黑褐色脊带纹,带纹两侧点缀着白色花形斑点,每个斑点如铜钱般大小,间距为3厘米左右,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许白色斑点。雄鹿的毛色比雌鹿的深,特别是在发情交配季节,显得更为浓艳。到了秋末冬初,全身便都换成长而浓密的冬毛,背中线黑褐色,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,白色的斑点也都褪去,几乎完全消失,一直到翌年春天,这些斑点才又逐渐显现。体侧及四肢外侧的体色较淡,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灰白色。颜面部及耳朵的背面为黄褐色,耳缘带有黑色,耳内为白色。尾巴的背面为栗棕色,腹面为白色或淡褐色 。

  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体形狭长,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,背鬣不明显,主蹄狭窄而尖,侧蹄小。雌鹿的头上没有角,雄鹿头上角的形状很特殊,有一个较大的眉杈,向前长出,然后稍微向上弯曲,而主干则先向后,然后再弯曲向上,并向前伸展。主干下面不分叉,看来好像没有次叉、三叉,其实是分叉的位置较高,都长到了主干的上端。主干与眉杈接连起来,形成一个大角度的弧形,几乎呈弯弓状,上端生有3-6个长短不一、又尖又细的小尖,这种角型显然与梅花鹿和其他鹿类不同。角的长度约100厘米以上,粗12-13厘米,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,眉杈也很长,可达45厘米。

  栖息环境

  坡鹿主要栖居于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坡地或平地,在海南方言中“坡”就是“平地”的意思,故这种鹿才有“坡鹿”之名。

  生活习性

  活动

  海南坡鹿是春夏交配秋冬产仔,这和其它许多鹿种秋冬交配、春夏产仔的习性刚好相反,这种不同于其它鹿种的繁殖习性,是长期适应海南岛热带环境的结果。海南坡鹿防御能力差,它们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,主要靠跑得快,跳得远。坡鹿性喜群栖,但长着长长的大角的雄鹿却大多单独行动。通常可以看见成双成对或3-5只在一起组成群体,集散于小溪旁或沟谷内的草坡和湿润的田地中,以及火烧迹地等,其中主要为雌鹿和幼仔。在发情配偶期间,集群现象更为明显,最多时约有12只左右。觅食活动多在早晨和傍晚,尤其在大雨过后更是活动频繁。坡鹿较耐旱和耐热,虽然喜欢在有水的草地附近觅食,但尚未发现有进行洗浴或泥浴的现象。据说过去坡鹿数量很多的时候,也常在白昼觅食,甚至接近或混入放牧的家畜群中,后来由于人们活动的影响,才被迫于早晨和夜晚活动。

  食性

  坡鹿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和嫩树枝叶等,种类有竹节草、丁癸草、鸡占、鹊肾等,也吃番茨叶、嫩稻苗、蔗苗等作物,尤其喜欢吃水边或沼泽地里生长的水草。此外,它还经常舔食盐碱土,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盐分等。

  觅食

  坡鹿的视觉和听觉都非常锐利,奔跑更是十分迅速,特别善于跳跃。在觅食的时候警觉性也很高,每吃两三口便抬起头来四处张望,谛听原野上的动静,匆匆吃食完毕后,即行遁藏。一旦发现敌害,立即疾驰狂奔而去,虽有数米高的乔木、灌丛或数米宽的河沟,皆能一跃而过,因此还有许多关于坡鹿会“飞”的传说。因为在坡鹿的产地也大多分布着水鹿,所以还流传着水鹿喜欢咬食坡鹿的茸角的说法,因而这两种鹿从不混居。事实上,水鹿的栖息地主要是海拔较高的山麓地带,而坡鹿的活动区域有所不同。

  分布范围

  主要分布在白沙黎苗族自治县的邦溪镇与东方市的大田镇一带。

  繁殖方式

  坡鹿是一夫多妻制。雌性从2岁开始持续繁殖,直到10岁。坡鹿的发情期为每年的冬季和初春,繁殖期为每年的2-5月,妊娠期为225-342天,每年一胎,每胎1-2只小坡鹿。小坡鹿在出生4-6个月后断奶,2岁性成熟。幼鹿主要由雌鹿哺育,雄鹿虽然在群体中生活,但很少参与。

 

坡垒

坡垒隶属龙脑香科(Dipterocarpaceae)坡垒属 (Hopea),海南热带雨林指示性植物。

保护级别

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列为濒危(EN),《中国植物红皮书》定为濒危(EN)。

分布与生境

分布于中国海南三亚、乐东、昌江、白沙、五指山、万宁、陵水、琼中、保亭、琼海、东方等地。

坡垒生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密林中。适应炎热、静风、湿润以至潮湿的生境,常与海南木莲、红花天料木、大果榕、鸭脚木等混生。

坡垒 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

  

形态特征

乔木,高10~20米。叶革质,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7~12厘米,宽4~6.5厘米;顶端短渐尖,基部稍圆形,干时两面黄褐色,被微小粉状的鳞片;侧脉7~9对,下面凸起,小脉平行,不明显;叶柄长1.5~2厘米,有皱纹。圆锥花序顶生和生于上部叶腋内,长3.5~7厘米,被星状小柔毛;花小,偏生于花序的分枝的一侧,密被灰色短柔毛;花梗粗厚。极短,萼裂片革质,椭圆状卵形,长约2.5毫米,凹陷,顶端圆形,外面密被灰色短柔毛;长成的花未见,雄蕊15枚,排成二轮,外轮的花丝下部宽阔、薄,顶部骤然收狭,内轮的花丝线形,均无毛,花药卵状椭圆形,药隔顶部的附属体丝状,长约1毫米;子房近圆柱形,无毛,花柱短。果卵形,长约1.5厘米,顶端短凸尖,有胶粘质,为扩大的宿萼所包围,其中2片萼裂片扩大成翅,倒披针形,长约7厘米,有纵脉9~11条。花期6~7月,果期11~12月。

 

青梅  

青梅 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

     

青梅隶属龙脑香科(Dipterocarpaceae)青梅属 (Vatica),海南热带雨林指示性植物,又名青皮。

保护级别

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列为易危(VU)。

分布与生境

分布于中国海南除海口、临高、澄迈等地外其它地方。生于中海拔林中。

形态特征

乔木,高7~25米,小枝、叶柄和花序均密被星状小绒毛。叶革质,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5~13厘米,宽2~5厘米,顶端短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,干时两面均呈黄绿色,无毛,网脉两面凸起;叶柄长7~15毫米。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内,长4~8厘米,密被星短绒毛;花梗短,长约2毫米;萼裂片线状长圆形,花时长约3毫米,钝头,两面均密被星状微柔毛;花瓣白色,线状匙形,长8~11毫米,外面密被星状微柔毛,内面无毛;雄蕊15枚;子房球形,密被星状微柔毛,花柱短,柱头头状。果球形,直径约6毫米,下承托以增大的宿萼,萼裂片翅形,不等大,其中2片最大,长3~4厘米,宽11~16毫米,顶端圆形,有纵脉5条。花期5~6月,果期8~9月。

雨林动态

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

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 版权所有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80号省林业局
网站备案号:琼ICP备17004007号-2 琼公网安备:46010802000541号
网站设计和技术开发:南海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