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详情

地衣:生命的拓荒者

来源: 海南日报 时间:2023-09-27 11:25:25

生长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的地衣和苔藓。


在石头上生长的地衣。


生长在树干上的地衣。


一种地衣生长成了树的形状。


海南霸王岭一处河谷中,许多石块上都生长着地衣。


雨林中,地衣和苔藓常常共生在一起。


  文\图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


  漫步海南热带雨林之中,茂密的植被把人层层包围。环顾四周,与原始雨林中的万千生命对视,方觉人类的渺小。这片雨林,是热带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宝库,也是海南岛的生态安全屏障。

  高大的陆均松、盛开的兰花、交织的藤蔓……它们是海南热带雨林里万千生命中的“显眼包”。而有着“生命的拓荒者”之称的地衣,却很少有人注意到。

  循着昌江霸王岭雅加大瀑布旁边的栈道往上爬,可以看到一块块硕大的石头上有着各种颜色的斑块,这些颜色丰富的斑块就是由地衣组成的。这些石块表面没有土壤,对于植物而言是生命的禁区。而地衣,在这里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。

  中国本草植物学巨匠李时珍的巨著《本草纲目》中,有关地衣的记载有四种,即“石蕊”“地衣草”“石耳”及“松萝”。根据李时珍的描述,“地衣草”的别名“仰天皮”可能是地衣中的“地卷”或者“肺衣”,也可能是苔类中的“地钱”。

  初见地衣,很多人容易将其与苔藓、藻类混称为青苔。实际上,地衣并不是植物,而是归属于真菌界。从学术上来定义,地衣是地衣型真菌和藻类或蓝细菌共生而形成的群落,是自然界中共生关系的典型代表。

  地衣产生的地衣酸能螯合岩石当中的钙,使岩石慢慢风化成土壤,这也是地球上原始土壤的形成原因。有了土壤,苔藓植物、小型草本植物相继出现,灌木和乔木也开始生长,各种动物来到这里,海南热带雨林才有了现在这般热闹的模样。

  遇到作为孢子植物的苔藓,我们凑近细看,能发现它的拟根、拟茎、拟叶。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而成的稳定共生体,通过显微镜看地衣体横切面,会发现菌丝和藻类实际上是缠绕在一起的。

  地衣生物学家王立松对地衣共生关系的解释极为生动形象:“真菌的孢子飞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,它一旦看到了适合它的藻类,就会共生。藻类跟真菌说:‘你给我盖房子,你得保护我。’那么真菌就给它盖了房子,也保护了它。但是藻类也会跟真菌说:‘我给你做饭。’它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氮素营养给真菌,互生关系就产生了。”

  根据形态,地衣可以分为三大类:叶状地衣、枝状地衣及壳状地衣。叶状地衣的地衣体呈叶片状平展,如肺衣、地卷;枝状地衣常呈现灌木状,如石蕊、金丝刷、松萝;叶状和枝状地衣通常和其生长的基物结合疏松,而壳状地衣紧贴基物,直径通常只有几厘米,很难被发现。

  在地衣经常出现的地方,都是空气比较好的地方。而在一些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街头,树上、岩石上都看不到地衣。因为地衣对大气污染非常敏感,所以地衣可以作为大气污染的指示生物。

  大千雨林,无奇不有。放慢脚步,用心观察,从认识地衣开始,去发现海南热带雨林微观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之美。


雨林动态

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

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 版权所有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80号省林业局
网站备案号:琼ICP备17004007号-2 琼公网安备:46010802000541号
网站设计和技术开发:南海网